2022年厦门大学语言学701+861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最近更新时间:2022-07-20

一、参考书目

701语言文学基础

701语言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六门课程的基础知识。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四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2013》朱栋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共两册)

《世界文学简史》李明滨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册)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共两册)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共两册)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共四册,后两册可仅看文论部分)

《语言学概论》叶宝奎,厦门大学出版社(一册)

<语言学概论>学习参考》,叶宝奎、陈明娥,厦门大学出版社。

 

861语言学

861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计算语言学

参考书目除701的《现汉》《古汉》《语概》,还有: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

拓展阅读:《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复旦大学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法问答》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专业课建议

在复习时长上,很多上岸的学长学姐建议不要将战线拖太久,以免后期疲软,个人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的学习能力一般,且短时间的爆发记忆力不算强,不适合作为ddl战神,但我的优势是持续输出能力强,较为自律,所以我采取了长线复习的战略,初试共复习了一年半

 

在专业选择上,从应试视角来看,汉语言文学考研基本上分成文学(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古典文献学等)和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前者需要大量的文学积累与文学批评的洞察力,试题给分弹性较高,上限很高下限很低;后者需要十分扎实的语言学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试题上限不高但下限尚可(虽然是主观题,但大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均有标准答案)。

 

由于我的审美感知能力不算强,对于文学的应试能力远大于研究能力,且结合语言学方面的个人兴趣,因此,选择了701+861的语言学方向。

 

 

701语言文学基础
大家真的要全方位复习!就像很久没有考过诗歌,今年考了诗歌,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全面复习!
三个文学史(外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史部分就是争取在5月份之前把书看完,多看作家作品(很重要!!!)然后就是疯狂地背书,我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了大概有7-8遍
背书的话,我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以现当代文学为例,分为论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五部分,也分为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27,1927-1937,1937-1949),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革时期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1976-1989),90年代至今(1990--),就这样横纵交错着背,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文学史知识。

 

 

861语言学

Part 1 - 考试重难点与笔记:

通过总结和梳理黄伯荣《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

 

Part 2 - 教材配套课后/经典习题与解答:

针对教材黄伯荣《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叶宝奎《语言学概论》课后/经典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厦大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Part 3 -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汇编:

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难点,精选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通过研读参考配套详细答案检测自身水平,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并更好地掌握考试基本规律,全面了解考试题型及难度。

 

 

三、复习建议

前期:准备工作+初步记忆

前年11月,各科的复习书籍基本到齐,开始了第一轮的看书复习,并制定了复习的优先级,既结合本科期间专业课的范围同步复习,将期末考试需要考查的科目结合考研内容一起复习,优先拿下了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19世纪后),并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习成果。

 

寒假专业课方面,开始全面记忆知识点,基于“大框架(宏观知识点分布)→小框架(观点逻辑→具体观点→观点例证”的记忆顺序,从宏观到微观循序渐进,结合简化后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寒假结束时,基本完成专业课的一轮记忆。英语方面,一直在背单词+听唐迟阅读课。

 

中期:节奏调整+二轮爆发

3月到5月,每天使用1-2小时回顾专业课记忆内容,英语刷10年前的真题,由于本科论文工作繁重(大三下共计11篇论文+3篇读书笔记),且寒假期间完成了专业课的一轮记忆,因此将精力侧重到本科课业上,并结合论文内容深入考研复习。例:厦大曾考察过山水田园诗,那么古代文学部分的选修课“魏晋南北朝文学导读”与“唐宋文学名篇导读”均使用了山水诗的选题,一方面有助于考研备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快论文进度。

 

暑假,得知专业排名为第15名,定位保研边缘人,且经历夏令营受挫,认识到自己不可能通过推免的方式进入厦大,果断放弃了保研资格,转而深入备战考研。专业课方面,暑假扩展了记忆范围,继续使用简化后的艾宾浩斯曲线滚雪球记忆,在暑假结束时完成了2-3轮的记忆;政治方面听徐涛+刷肖1000,暑假完成全部内容;英语方面背单词+刷阅读,逐步提高正确率。

 

 

后期:心态调节与最后冲刺

9月,得知厦大缩招,联系教秘后了解到可能会扩招1-2人,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综合评估了换学校与换专业的风险后,选择坚持初心,迎难而上。专业课方面,通过针对性的辅导补充了部分知识点的空缺;政治方面,完成肖1000二刷,并开始看腿姐技巧班;英语方面,听宋逸轩小三门+石雷鹏作文,二刷阅读。

 

10月,专业课方面,完成所有内容的记忆,基本进入应试状态,在每天1小时左右的滚雪球基础上,写了一个随机抽题算法,定期检查个人的记忆情况;政治方面,完成腿姐技巧班的学习,听各种带背,反复整理肖1000错题知识点;英语方面,三刷阅读完成后,使用张剑小黄书作为题感的保持(不要纠结错误选项,以免心态破防)

 

11月-12月,最后的冲刺。专业课方面,每日常规滚雪球+每周末使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把握做题节奏;政治方面,选择题刷肖四肖八腿四,补充性刷其他模拟卷,主观题背肖四+肖八+腿姐提纲,确保复习全面到位;英语方面,使用近三年的真题作为模拟考卷,每天刷阅读保持手感。

 

 

四、备考技巧

(一)记忆

记忆是知识系统建构的开始。每一个人的记忆习惯不一样,有的人擅长在短时间内高效记忆,类似于高爆发型刺客;有的人则需要细嚼慢咽反复背诵才能把知识记牢固,类似于持续输出型战刺。我属于后者,自认为不算特别聪明,知识理解得慢,记忆力不算特别好,但胜在自律,适合持续记忆。

 

我的记忆方法是艾宾浩斯曲线+简化知识点。艾宾浩斯曲线是对遗忘规律的研究,但其研究之初面向的是无意义的音节记忆,逻辑性的意义记忆相较之下更为持久,不必完全依据艾宾浩斯曲线进行复习,可以参考晴天学姐的简化版,在记忆后的第一、七、十四天进行复习。

简化知识点是指,在面对某一个知识点时,我通常会在页边的空白处画一个简易的树形图,只标记关键词,以一定的逻辑编排知识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观点即可,这一措施能有效减小记忆的负荷。

 

 

(二)心态

备考的过程不是头铁一直往前冲,而是需要冷静地分析局势,作出判断,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在这之中,对焦虑的调节尤为关键,可分为心态调节和生理调节。

首先,从心态调节看,我们需要允许焦虑存在,将精力放在知识点上,绝对的实力也就代表了稳定的心态。

 

基本上在12月中期,所有考研人都会进入极端的焦虑,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我的应对方式是做减法,将所有知识体系简化,从而提高复习速度,在疲倦感来临之前结束战斗,例:专业课的记忆只需要看一眼题目,有印象即可,到大后期,基本上一个晚上就能将701的所有知识回顾一遍。

 

一点个人的体会,焦虑只是一种情绪,就像喜怒哀乐一样正常,学不学是个人的选择,与焦虑无关。其次,从生理调节看,我的方式是灵活调动内啡肽和多巴胺,尽可能使自己处于内啡肽上瘾的状态,避免沉迷多巴胺。

 

通俗地说,内啡肽与镇痛关系密切,多巴胺与兴奋关系密切。二者均具有较强的成瘾性,但分泌的机制完全不同,内啡肽的分泌与持续疼痛相关联,如长跑后、完成任务后的满足感,而多巴胺的分泌则与短时间的快乐相关联,如刷短视频、打游戏时的兴奋感。

 

我一般会在上午注意力集中时,强迫自己在状态最佳的情况下,学40分钟以上,并采用任务主导而非时间主导的理念,通过加快备考节奏、提前完成任务等方式,尽可能优先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在下午或者晚上注意力分散时,让自己按照25+5分钟的番茄钟模式学习,使用多巴胺续航。

 

同时,每周确保完成一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无氧训练有氧训练,加速身体的代谢率,确保心肺功能保持稳定,刺激内啡肽分泌。除此之外,我会有意识地控制刺激性娱乐活动的频率,如打游戏、唱K、喝酒等,避免陷入多巴胺陷阱,相反,采取较为柔和的方式分散压力,如看电影、听音乐、运动、与朋友聊天等。

 



线


>>

<<

在线咨询

报班咨询:陈老师

电话咨询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微信咨询